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紐約市的公共交通客量大跌90%。美聯社

州長柯謨於19日記者會上矢言,大都會捷運局(MTA)在經歷今次新冠病毒大流行後,將會變得更好──列車更加清潔,而且遊民也愈來愈少。

據《紐約郵報》報道,自新冠疫情以來,紐約市的公共交通客量大跌90%,而服務只維持正常水平的七成五。據一項民調顯示,當新冠封鎖緩解之後,預計紐約市幾乎一半居民也會盡量避免使用公共交通。

交通專家預言,紐約市公共交通在疫情後將會進入「新常態」。
市長白思豪於疫情之初,曾大力呼籲紐約人盡量避免使用交通工具,至今已有70多天以來,市民似乎開始接受不同的出行方式。康奈爾大學公共衛生部醫學流行病學家韋斯富塞表示:「無論在任何時候,當處於封閉空間內,只要有人潮聚集,尤其是當有人咳嗽和打噴嚏,這絕非一件好事。過去依賴地鐵的人們,在疫情後可能會減少使用地鐵。」

大都會捷運局也預計,今年年底前,乘客量只能恢復至大流行前的50%至60%水平。

根據研究公司Elucd的最新民意測驗,有31.5%紐約人計劃在解封後減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改為步行、騎單車或開車。

事實上,單車及私家車的復甦進度遠比公交快,於本月初,紐約地區的汽車行駛哩數首次重回危機前水平的50%。而5月首周末在4座東河大橋上,單車量幾乎是去年同期平均的一倍。

與此同時,交通官員也承認,要在地鐵或巴士內保持6呎距離幾乎是不可能。大都會捷運局主席弗耶說,目前正在考慮任何可行辦法,當中甚至包括把地鐵巴士服務改為預約制。

專家們則提出了許多其他措施,以加強公共文通的安全,包括隔位而坐、打開窗戶、每站隔車廂開門,以及車廂擁擠的手機警告,以及識別發燒乘客等技術。

柯謨上月要求紐約市地鐵於每天凌晨1時至5時之間關閉,以方便對列車進行消毒,保護通勤工人的安全。他於19日重申,今次新冠疫情長遠看來將令大都會捷運局的服務得到改善,該機構至今已有116名人員死於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