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白思豪在23日的疫情通報會上宣布,紐約市疫情三大指標均出現下降,說明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已經起到了效果。

根據市府昨日提供的數字,紐約3月1日新增的住院病例為850人,到4月11日這一數字降到了382人,而4月23日又降至227人。接受化驗者的確診率4月11日為58%,到4月23日已經降到32%。住進加護病房的病人在4月9日時有850人,到4月14日達到頂峰887人,4月21日降到796人。但加護病房中的重症人數仍然是平時的兩倍。

白思豪說,這些數據說明紐約人遵守社交距離規定已經見到了效果,病毒的傳播速度有所減緩。但他也提醒說,目前任何防疫措施都不可鬆懈醫院的情況仍然不容樂觀。22日,本市仍有2519人確診,320人死亡,這仍然是切實的數字,如果過早解封病毒可能會捲土重來。

衛生局長巴博特也表示,紐約市總共13萬8000人確診感染,但因為化驗容量不足,這一數字可能並未完全反應實際情況,估計全市感染病例總數達到近100萬。而目前紐約市每天提供的化驗量還不到1萬,不過白思豪說,市府正在全力提高化驗容量,每天都能遞增至少1000單。

包括法拉盛、布碌崙等地的一些護理院傳出多名老人染病死亡事件,白思豪表示,上周市府已向全市169家護理院提供了4萬只N-95口罩、8萬只手術口罩、4萬只醫用面罩、150萬手套和至少10萬5000套防護服,還向40家護理院派出了210名醫護志願者。

本周市府將繼續支援養老院,將所提供的醫療物資增加50%,醫護志願者增加一倍達到4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