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取消120平方米以上住房限购政策、上海允许符合条件的单身非户籍居民购房、苏州全面取消住房限购……短短几天内中国3大城市密集吹响了楼市松绑的号角。这也引发海内外对中国房地产走向的关注。

海内外关注这波动向,是因这次释放的调控信号较去年更为强烈。2023年下半年中国各地推出了“降首付”“认房不认贷”等楼市新政,一些三四线城市甚至宣布限购令全面取消。尽管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加入那波调控大军之中,但它们今次在“购房对象”“购房户型”“购房区域”上的松绑力度显然更大。中国媒体报道称,3城政策宣布后,本地改善型需求客户、此前无购房资格客户咨询量迅速提升。一线城市广州、上海以及强二线城市苏州抛出“楼市大礼包”,也让很多人猜测其它大城市将很快跟进。

多年来,中国房地产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它不仅关乎地方土地财政收入,也关乎建材、金融、化工、钢铁、工程机械、装修、租赁等行业。作为拉动投资和消费的房地行业,一度对中国GDP直接贡献超过10%,间接贡献高达25%。为防止房地产过热以及防范金融系统风险,近年来中国各地在需求端出台了“限购”“限贷”“限售”等限制性政策,同时在供给端也针对房企融资出台了“3道红线”等政策。

去年7月16日,北京一售楼处销售人员为看房者推介新房。

房地产过热、过冷都不利于中国经济。近年来,中国楼市明显刮起了冷风。2022年房地产投资历史上首次出现负增长。2023年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6%,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下降8.5%,销售金额也下降6.5%。楼市行情不景气下,地方财政收入减少,不仅偿债能力减弱各项支出也减少,也阻碍了各地经济复苏进程。受国际环境变化影响,近年来“三驾马车”中的外贸动能减弱,内需需要承担起更多作用,但楼市低迷却拖了中国内需后腿。中国决策层在2023年12月经济会议也指出,“有效需求不足”是中国面临的不利因素。

中国房地产业今非昔比已是不争的事实。2023年7月,中国决策层便指出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换言之,中国楼市已告别了过去供不应求的时代,进入了供需平衡甚至供大于求的阶段。价格持续上涨的支撑和逻辑已不存在,炒作房产已没有“钱”景。各地“一刀切”的楼市调控政策,无疑束缚了中国房地产发展的手脚。

事实上,中国房地产仍有不小发展潜力。其一,城镇化率还有上升空间。202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66.16%,但美欧发达国家普遍超过80%,这意味着中国在城镇化率仍有提升空间。数据显示,中国近5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93%,每年带动1000万农村人进城安家落户。其二,刚性和改善型需求者众多。多年的限购政策虽避免了楼市过热,但也把城市里很多刚性需求以及改善型需求挡在了购房大门之外。此外,中国越来越多城市实施零门槛落户带来的人口流动以及职住分离,也进一步扩大了房屋交易需求量。

从2023年7月中国决策层对楼市的新定调,到近日官方赋予各地可因地制宜调整政策,都预示着中国房地产政策要大力“转型”,很多城市或区域楼市不再戴着镣铐跳舞,而是迎来精准施策、轻装上阵的时代。

在打出松绑政策组合拳同时,中国也不忘修复市场受损的信心。多年来,一些房地产商无序发展、违法经营,不仅自身负债累累,也导致“烂尾楼”事件频发,打击了潜在买家的信心。市场经济下,驱逐劣币才能保护良币。中国近日对房产商恒大集团实施清盘是对劣币的当头一棒,也意味着中国房地产开发正迈向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时代。同时,中国官方还宣布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资金需求。这有望减弱购房者们对“保交楼”的担忧。这波大城市打出“松绑牌”是个积极信号,有望为中国楼市吹来暖风。房地产活跃度提升、迎来健康良性发展,中国经济底盘也将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