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许多美国人陷入经济困境、数百万人突然失业的时候,发生大规模销毁新鲜食品的情况,即使用一场全球大流行病的标准来衡量,也是一个特别反乌托邦的事态变化。这反映了新冠病毒造成的巨大经济不确定性,以及农业等规模庞大的经济行业如何改变运作以适应如此突变的难度。
就在艾伦和其他农民把新鲜蔬菜犁回地里的同时,他们却不得不重新播种同样的作物,希望等到该收获下一茬蔬菜时,经济已经重新启动。但如果食品服务行业仍停业的话,这些新种下的作物也可能不得不被销毁。
农民们也对全国的消费习惯有了实时了解。
透过居家令,可以看到美国人在餐馆吃的蔬菜种类会比自己做饭时要多多少。
“没有人在家里炸洋葱圈,”第三代洋葱种植户谢·迈尔斯(Shay Myers)说,他的农场位于俄勒冈州和爱达荷州交界处。
迈尔斯说,没有解决新鲜食品供应过剩的好办法。他最大的客户是餐饮业,加利福尼亚和纽约的餐馆停业后,他的农场不再把洋葱装进50磅重的袋子,而是可以在超市出售的小袋子里。他也开始将一些洋葱冷冻起来,但农场的冷藏能力有限。

由于别无选择,迈尔斯开始掩埋数万磅洋葱,让它们在沟里腐烂掉。
“没法找到能处理这么大量的新分销渠道,”他说。
几十年来,美国的食物赈济处一直在努力从主要提供加工食品转向提供新鲜农产品。但是,新冠病毒大流行造成了志愿者人手不够的问题,这使得提供水果和蔬菜变得更困难,因为运输这些东西不仅耗时,而且成本高。
“从一批全新的农民和供应商那里进货需要时间,需要知识,还得找到人手,制定合同,”贫困和食物赈济方面的专家珍妮特·波彭代克(Janet Poppendieck)说。

乳品行业的这种浪费尤为严重,因为不管有没有买家,每天都得给奶牛挤几次奶。
牛奶在公立学校和咖啡店的主要消费者几乎都消失了,这让牛奶加工厂在每年奶牛产奶速度最快的时候一下子没有了顾客。据国际乳制品食品协会(International Dairy Foods Association)的数据,美国目前约有5%的牛奶被倒掉,如果未来几个月继续停业、停课的话,这个数字预计还将翻一番。
在新冠病毒大流行之前,克利夫兰的Dairymens牛奶加工厂每天为星巴克生产三批牛奶,总量约1.35万加仑。现在星巴克的订单已减少到每三天一批。
Dairymens的奶农联络员布莱恩·方克(Brian Funk)说,在疫情开始蔓延后,加工厂有段时间从奶农那里收集的牛奶量是工厂处理能力的两倍,工厂将过剩的牛奶储存在了冷藏拖车里。
但最终,工厂的储存空间用完了。上周的一个晚上,方克一直工作到夜里11点。他忍着泪水给为工厂供奶的奶农们打电话,向他们解释目前的困境。

“我们明天不去取你们的牛奶了,”他告诉他们。“我们没有地方放了。”
接到电话的其中一座农场是位于俄亥俄州北部的哈特舒赫(Hartschuh)奶牛场,这里养了近200头奶牛。
一周前,和家人一起经营这个农场的罗斯·哈特舒赫(Rose Hartschuh)眼看着公公把3.1万磅牛奶排放进一座池塘。整个过程用了一个多小时,牛奶从冷藏罐经排水管花花流走。
多年来,奶农一直在低价格和破产中挣扎。“这次又让人很受伤,”哈特舒赫说。
为了防止更多的倾倒,农场组织正想尽一切办法为多余的牛奶找到派上用场的地方,甚至游说披萨连锁店在每块披萨上用更多的奶酪。
但物流方面的障碍阻碍了乳制品从食品服务客户向零售商的有序转移。
例如,许多乳品加工厂的机器是为将切碎的奶酪装入送往餐馆的大袋子,或将牛奶装入送往学校的小纸盒设计的,而不是为将产品装进适合零售的包装设计的。

把这些机器改造成把奶酪装进在可在超市出售的8盎司袋子,或把牛奶装进加仑大小的瓶子,需要数百万美元的投资。一些加工厂目前的结论是,花这些钱不值得。
“并不是餐馆的需求永远消失了,”乳品行业分析师马特·古尔德(Matt Gould)说。“即使有可能改造成8盎司的包装,而不是20磅重的袋子,成本上可能也划不来。”
同样的物流问题也困扰着那些向餐馆而不是商店出售鸡肉的家禽饲养场。养鸡企业桑德森农场(Sanderson Farms)现在每周销毁75万枚未孵化的鸡蛋,占其总产量的5.5%,这些打碎的鸡蛋被送往一家加工厂加工成宠物食品。
上周,桑德森农场的首席执行官乔·桑德森(Joe Sanderson)告诉分析人士,公司高层甚至考虑过对鸡实施安乐死,以避免以无利可图的价格出售,但公司最终没有这样做。

最近几天,桑德森农场已向食物赈济处和为急诊医务人员做饭的组织捐献了一些鸡肉。但公司的首席财务官迈克·科克雷尔(Mike Cockrell)说,为慈善项目孵化数十万只鸡蛋并不是一个切实可行的选择。
“我们的工作是卖鸡,”科克雷尔说。“全都捐了钱从哪里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