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抗美援朝70周年,北韓領導人金正恩22日前往中國志願軍陵園參謁,向在戰爭中陣亡的中國軍人及毛澤東之子毛岸英獻花。金正恩並表示,北韓永不忘記中國當年赴北韓參戰的忘我犧牲精神,不管歲月流逝,中朝兩國將同生死共命運。外媒解讀金正恩此舉體現中朝兩國的新關係。
據中朝社22日報導,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當天參謁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並向在韓戰中擔任志願軍司令部機要祕書的毛岸英表示敬意,紀念中國赴朝參戰70周年。金正恩同朝鮮黨政軍幹部來到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塔前,中朝兩國國歌奏響。陵園位於平壤以東90公里處,韓戰期間曾為中共軍司令部所在地。
金正恩表示,中國人民志願軍當年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高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旗幟,甘冒生命危險赴朝參戰,在消滅帝國主義侵略者的聖戰中獻出生命,北韓到處都有著他們灑下的鮮血,北韓政府以及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崇高的靈魂和忘我犧牲的精神。不管歲月流逝、世代交替,中朝兩國軍隊和人民把命運聯繫在一起,同生死共命運,用鮮血爭取到的偉大勝利依然不變。
法廣報導,金正恩前往中國志願軍陵園參謁和獻花的舉動,體現了兩國的新關係。兒子死於朝鮮戰爭的中共原領導人毛澤東曾將中朝關係形容為「唇齒相依」,後來由於平壤的核武雄心而出現動蕩。但在美朝談判陷入僵局後,平壤與北京又開始接近。金正恩這次參謁中國志願軍陵園,與五年前中國援軍入朝65周年時的情況形成鮮明反差。
報導指中朝各憑需要來紀念這場戰爭;至於習近平,則離1972後中美關係正常化後的美國愈行愈遠,與北韓卻愈走愈近。官媒當年甚至說出中美關係正常化「是對朝鮮戰爭的和解」,暗批北韓「閉關鎖國」,如今又扛起「抗美援朝」的大旗。
而習近平日前率員參觀紀念抗美援朝展覽重申「抗美援朝」是一次偉大的勝利,並帶動一波政治風向。北京如此高調紀念抗美援朝戰爭,與中美關係嚴峻不無關係,環時社評指出,中國對那場戰爭的定義和總結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並有道義的強大支持,因而經得起考驗,歷久彌新。
1950至1953年韓戰爆發期間,美國率領國際聯軍將朝軍幾乎驅趕到邊境,直到毛澤東派遣上百萬中國士兵協助北韓領導人金日成,與聯合國軍作戰。截至1953年7月戰爭結束,中國投入逾130萬兵力,逾19.7萬志願軍陣亡、38.3萬負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