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裔美国人基金会在去年11月30日至12月19日期间对一千名16岁及以上亚裔纽约居民以英语、中文、韩语和孟加拉语进行线上(70%)及电话(30%)采访,受访者中40%为华人,17%为印度人,7.3%为韩国人。

亚裔美国人基金会区域总监Eugena Oh表示,“当仇恨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人们会经常内化,去思考如何自我保护以避免再次遭遇此类行为。”

研究结果表明,受访者中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人遭受过肢体攻击,54%的受访者因其种族而遭遇过侮辱、骚扰、威胁或肢体攻击,

调查显示本市亚裔居民仍旧面临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的的严峻现实,尽管一些指标表明,仇亚犯罪及整体犯罪已经从疫情期间的高点下降。78%的受访者认为公共安全是本市的最大问题,其中83%为女性、72%为男性,67%受访者表示有必要与警方建立更好的关系,以帮助本市亚裔美国人、夏威夷原住民以及太平洋岛民(AANHPI)社区感到更加安全。


亚裔美国人基金会(TAAF)调研结果显示亚裔居民在交通系统中常有不安全感。(TAAF)

此外,研究发现过半亚裔居民乘坐在公共交通时感到不安全。在纽约经历过仇恨事件的受访者中有54%没有向任何人报告,62%表示曾目睹其他亚裔居民遭遇仇恨行为。另有75%受访者表示改变了日常生活和行为以避免遭遇仇亚事件。

研究发现本市亚裔居民在遭遇仇恨行为后存在多种障碍阻碍其前去报告,42%受访者表示其原因为不愿意给自己带来额外的关注,另有29%受访者不知道可以报告遭遇仇恨行为,27%受访者对于如何报告缺乏了解,而还有26%的亚裔居民表示他们感到难以向执法部门或其他官员报告事件。

报告结论指出,本市需要拓宽接受仇恨事件报告的官方渠道,减加强公众对于遭遇仇恨事件如何应对以及如何报告仇恨事件的教育并减少公众对于此类现象的回避行为。此外政府和社区组织均应采取更多有效措施,帮助居民培养应对仇恨事件的应对能力,在无论是自身遭遇或是目击仇恨事件发生时均能有力应对并通晓如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