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街道倡導組織 (Transportation Alternatives)調查報告指出,自從送外賣電動單車,踏板車合法化之後,加上單車,交通意外數字明顯急增,至9月為止有13人被汽車撞倒死亡,夏季就有7名騎單車的人喪生。
皇后區最新一宗電動單車死亡交通意外,10月11日發生在長島市(Long Island City) 霍尼韋爾街橋(Honeywell Street Bridge),一名居住在可樂娜(Corona)的32歲騎男子,騎電動單車時被一輛失控的運貨車撞死。
另一宗是在10月6日凌晨,一名男子在南奧松公園(South Ozone Park)的 Belt Parkway 騎電動自行車向西行駛時,在阿古德馬場18B出口附近,被懷疑速駕駛的汽車從後撞倒,傷重死亡,肇事汽車撞後不顧而去(Hit-and Run)被警方追緝。
安全街道倡導組織認為,單車,電動單車或踏板車屢傳奪命車禍,與交通單位規劃單車道和設計安全不足有直接關係,建議加強單車道的安全系數。
200人命喪白思豪最難堪成績單
安全街道倡導組織表示,10月2日全市交通意外死亡人數達到200人,這是市長白思豪8年任期即將結束前一份最難堪的成績單,2018年直到12月20日,紐約市車禍死亡人數才達到 200人。而 2014年交通意外「零願景」實施第一年,在11月之前達到200人的死亡人數。
調查報告指出,布碌崙的死亡車禍人數63人,與去年同期上升了40%。與布碌崙相反的是皇后區,根據紐約警察局的數據,皇后區在2021年到10月3日期間,有50人在車禍中死亡,去年同期為59人。2021年皇后區南部發生了更多致命車禍,皇后區南區指揮部的交通死亡人數增加了29%,而法拉盛等皇后區北區指揮部轄區,交通意外死亡人數下降了近40%。
市長白思豪2014年推動交通安全的「零死亡願景」,紐約市五行政區2019年共有219人被汽車撞死,最高峰是48小時內,有6名行人喪命,其中至少有3名老年人。全市65歲以上的人口佔13%,在交通死亡人數高達40%。2018年的交通死亡人數共有196人,比2017年的222人減少將近30人。
皇后區北方大道的交通意外,2017年有6人喪生在汽車輪下,最嚴重是2017年9月18日,法拉盛緬街與北方大道路口發生過特大慘烈車禍,當天清晨6點多,由蒙姓越南華僑駕駛的一輛旅遊大巴在行經緬街路口時,以60哩的時速,失控猛烈撞向一輛在緬街右拐轉入北方大道的Q20公共巴士作180度調轉,並導致3人死亡16人受傷。
法拉盛友聯街(Union Street)夾北方大道十字路口,2017年在十字路口發生了83宗車禍,行人被汽車撞傷的有8宗。其次是北方大道夾博生大道,2018年發生了79宗交通意外,7名行人被汽車撞倒。

法拉盛南邊凱辛納大道(Kissena Blvd)夾布斯大道十字路口,是奪命車禍「交通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