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許可紐約報道
許多華人15日紛紛在微信圈曬出收到聯邦下發的新冠紓困金,一般情況下,每名符合資格的成人將收到1200元,被扶養的孩童將獲得500元紓困金。對於這筆緩解民眾經濟負擔的錢,華人打算怎麼花?大部分受訪的華人表示,未來經濟前景尚不明朗,不會將這筆錢看做是「天上掉的餡餅」,而會精打細算節省下來,用來貼補家用或購買必須的生活用品。
家住皇后區的陳女士表示,自己和丈夫並沒有達到獲得成人紓困金的標準,但孩子會收到500元紓困金,「我們也不會特別計畫怎麼花,這陣子也就在食物上花錢了。」她表示,在現在的情況下,大部分人都不敢亂花這筆紓困金,「因為不曉得何時就失業了,所以這陣子除了在吃上面,我們家啥也沒敢亂買。」
但她表示,對於一些「手停口停」的低收入者來說,這筆紓困金可謂是及時雨,「比如商改區的清潔工,他們的工作小時減少,收入也相應減少,這筆錢正好補助一下他們。」她還指出,最近物價飛漲,比如原來一盒25元的牛仔骨現在漲至40元左右,紓困金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民眾的經濟負擔。
家住長島的楊女士表示,目前她的工作暫未受到疫情影響,「這筆錢我應該會放到我的緊急資金裡,以備不時之需。我覺得美國下半年的經濟前景不太樂觀,薪資和獎金都有可能縮水,所以我近期很很保守地消費,儘量保證有兩三個月的生活花銷在帳戶裡。」她也表示,這筆紓困金對於工資微薄的人來說作用更大,但一次性的發放並不能解決問題,「我更希望短期內持續性的補助,或從其他更多方面去補貼,比如助學貸款、醫療、房租、房貸等方面進行減免。」
蘇女士說,自己平時就有儲蓄習慣,因此不會把這筆錢當成從天而降的好處,「可以彌補一下股市的損失。」她表示,這筆錢只會延續大家平時的消費習慣,「月光的人多半會花掉,平時注重存錢的人估計就放在銀行帳戶裡了。」
在紐約工作的洪女士想趁著最近網站的打折力度用這筆錢進行網購,「在家除了工作也沒什麼娛樂活動,就是刷一刷購物網站,可能買一些衣服什麼的,心情好一些。錢不會都畫完,剩下一部分會存著。雖然工作目前沒受影響,但不知道疫情會怎樣發展,儘量存一些有備無患。」
不少人還表示,由於疫情出門變少,交通、購物等額外開支也有所下降,「有錢也沒地方花」,目前大額開支主要是房租和食物等日常必須的開支,因此就拿這筆錢來支付這些開銷。
有人批評是懶政的體現
家住三藩的雷女士表示,因為自己平時沒有什麼開銷,自己會省一半,再將一般捐給周圍有需要的人。西雅圖的夏女士表示,對於中產而言,這筆錢幫助不大,大家更擔心丟工作和降薪。但是對於一些處於困境的人來說,這筆錢解了燃眉之急,「我們本地有一位美國人的房子前兩天被燒毀了,她在網上籌款,只想要募集1500元,所以他們還是很在乎這1200元的。」
有一些華人拿到紓困金後打趣說,「居然薅到了資本主義的羊毛」、「之前還以為是噱頭呢,沒想到這麼快就見到真金白銀了。」另一位網友曬出購買的音箱說,「救濟款提前消費一下。」
還有人指出,政府給各地符合資格的民眾發放1200元的「一刀切」作法是一種懶政的體現,「紐約收入高的人比較多,但消費也高,發放1200元對於消費低的地方的人來說購買力和對於紐約人來說是不一樣的。政府應當根據各地的收入和消費水平來制定發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