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超市內的方便麵貨架。
香港超市內的方便麵貨架。

新型冠狀病毒目前在美國確診病例已達到至少61例(CDC統計至2月26日),而華盛頓州的第一例美國新冠病毒死亡案例更是為目前尚不明朗的疫情情況蒙上了一層陰影。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和紐約市長白思豪都曾警告民眾,隨著時間推移,會在紐約市和美國其他地區發現新冠病毒病例。

市議員陳倩雯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重要的是我們的社區要保持冷靜,共同克服這個問題。」她指出新冠病毒的致死率很低,建議民眾到可靠的新聞媒體和政府網站獲取信息。

儘管民選官員們提倡民眾照舊過好自己的生活,但出於對疫情的恐慌,部分民眾開始囤積食品和生活用品。不僅是口罩,在一些超市,免洗型洗手液等衛生用品也處於缺貨狀態。不少地區還出現了搶購大米、麵粉、餃子等易儲存食品的現象。陳倩雯根據收到的報告,提醒大家要注意哄抬物價的情況。

記者探訪的3家藥店其中兩家的醫用口罩價格已經漲到1美元一個,N95口罩漲到5元1只,更有一家醫用口罩漲到2元1只(100元1盒/50只)。超市內的方便麵等貨架都比往日空了不少。

紐約州「價格欺詐法」禁止商家在「市場異常中斷」期間以「不合理的過高價格」出售商品或服務,不公平地從消費者處攫取利益,比如在災害發生前後產品的價格立刻出現極大的差別。這項法律適用於紐約州的賣家、零售商和供應商,包括但不限於超市、加油站、五金店、雜貨店、熟食店、出租車和出租車司機。

陳慶文表示對此情況非常重視,並提醒消費者如果認為自己是價格欺詐、歧視或任何利用社區行為的受害者,可以撥打電話800-771-7755聯繫紐約總檢察長Letitia James的辦公室,或在網站http://www.ag.ny.gov/price-gouging-complaint-form上投訴。如需中文服務,可按4聯繫翻譯。

由於消費者向總檢察長辦公室提出的投訴需要公開,為保護隱私,建議民眾刪除或修訂提交投訴中的所有機密信息,如社保號、金融賬號和任何醫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