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威東南皇后區31選區市議員李查斯獲皇后區民主黨委員會支持競選下任皇后區長。

皇后區民主黨委員會主席格雷戈里·米克斯(Gregory Meeks)30日宣布,黨部從宣布競選皇后區長補選的6名候選人之中,議決支持東南皇后區洛克威31選區市議員李查斯(Donovan Richards)參選,形成民主黨溫和「左翼進步派」壁壘分明局面。李查斯強調他未來努力的方向是加強團結黨內各派不同聲音,合作打造明天更美好的皇后。

李查斯將與長島市26選區市議員布雷默(Van Bramer),以及皇后區中村(Middle Village) 30選區前市議員伊利沙白.克勞利(Elizabeth Crowley),阿士多利亞22選區市議員康斯坦丁(Costa Constantinides),州眾議員辛德曼(Alicia Hyndman) ,米蘭達(Anthony Miranda )等競爭下任皇后區長席位。
李查斯提出為皇后區創造新活力,社區經濟從低迷走向復蘇。他說:「皇后區各個領域均有驚人的增長。 但是,皇后區的巨大潛力仍有空間, 我若當選皇后區長,一定能打造一個更美好的皇后區,居民可以安居樂業。」
49歲的李查斯屬於民主黨溫和派,他提出改善皇后區的公共安全、區域建設以及環境保護;承諾當選後將實現皇后區社區委員多元化,擴大皇后區東部的公共交通,進行參與性預算,並改革財產稅;他已得到前皇后區區長舒曼(Claire Shulman)的支持。
李查斯明確表示,將亞馬遜趕出皇后區,流失25000個高薪工作,並不符合皇后區的最大利益。李查斯打經濟牌政綱,他與民主黨「左翼進步派」參選人的布雷默的主張大相逕庭。電商巨擘阿亞遜擬落腳長島市,為皇后區創造25000個工作機會,但受到包括民主黨「左翼進步派」帶頭反對,布雷默是推手成員之一。最後亞馬遜在長島市建立第二總部的計劃撒消。
參選皇后長的候選人,資深政治家的伊利沙白.克勞利提出以發展皇后區經濟和公共交通為主打政綱,她希望借由大型企業入駐皇后區,提升皇后區經濟水平,增加的稅收和福利可用於公共交通的建設為競選主軸。
阿士多利亞選區市議員康斯坦丁宣布了「我的多元化五大項目」(My Five-point Diversity Plan)競選政綱,重點為多元移民的皇后區平等服務,與華人移民最直接關係的是將增加包括中文在內的多元語言服務,在不同族裔社區建立區公所辦公室、皇后區人口普查準確計算、加強社區非營利組織建設,以及大力推行綠色環保社區等。
紐約州眾議員辛德曼(Alicia Hyndman)是州會議會唯一一位參選皇后區長的政治家,她強調「與黨站在一起」的政綱。
西語裔軍官協會(National Latino Officer Association)退休主席米蘭達,是這次皇后區補選之中,唯一一名不是在任內的議員。
共和黨參選人打擊民主黨腐敗亂象
代表共和黨出戰皇后區長選戰的史利華,他是WABC-AM電台脫口秀節目主持人、保衛天使(Guardian Angels)創辦人。史利華表示,競選皇后區長是制止皇后區民主黨的腐敗亂象,他同時痛批皇后區的民意代表包括市議員、州眾議員和國會議員等無能,使皇后區腐敗現象比全國任何一個地方都嚴重。

6名民主黨人角逐皇后區長,是一場民主黨溫和派與「左翼進步派」壁壘分明的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