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從左往右依次為張楷、劉向、牛毓琳和時浩煒。

距離2020年的人口普查只剩幾個月時間,亞美聯盟(AAF)11日公布了最新的亞裔人口和社會經濟概況。簡報不僅強調全州亞裔社區的整體增長,而且詳細分析了泛亞裔社區各族裔的增長,以及全州使用的各種亞洲語言的激增。亞美聯盟政策研究主任時浩煒分別介紹了眾議員選區和參議員選區的各項數據與趨勢,此外,紐約州眾議員牛毓琳、紐約州亞裔特別小組行政總監張楷以及州參議員劉醇逸辦公室立法主任劉向均到場參與並講話。

牛毓琳表示,亞裔仍然沒有被充分代表,政策制定者對亞裔視而不見。亞裔是增長最快的族裔群體,面臨著一些最嚴峻的挑戰,比如赤貧、人口普查不足、缺乏受教育程度,或心理健康、乙型肝炎、癌症等健康問題。「通過更好、更精確的數據收集,我們可以將討論的焦點轉移到參考我們社區的實際經驗,並創建定向的解決方案來管理我們社區每0天面臨的不可見的困難。」
資料顯示,亞裔仍然是紐約州增長最快的族裔之一,這種增長在紐約北部地區最為明顯。此外,亞裔現在佔了38個州議會選區和13個參議院選區總人口的10%以上。在這38個選區中,有3個是亞裔佔多數的選區,分別為以法拉盛為中心的40選區(66%)、位於長島鮮草地附近高速路沿線的25選區(58%)和位於布碌崙的49區。在參議院方面,以法拉盛為中心的16選區是唯一一個亞裔佔多數的選區(57%)。
在語言方面,漢語仍然時紐約州最常用的亞洲語言,但在紐約州周圍,其他亞洲語種使用也呈現增長和多樣化趨勢。
同時,由於人口的增長和社區的擴大,亞裔在紐約投票人口中所佔比例也越來越大。在30個眾議員選區中,每10名有資格投票的人中就有一個是亞裔(18歲以上公民),在其中7個選區,每3名有資格投票的人中就有一個是亞裔。在13個參議員選區裡,每10名有資格投票的人中就有一個是亞裔,其中2個選區中,每3名有資格投票的公民中大約有1名亞裔。
「在奧本尼,無數亞裔被代表他們的人忽視了。亞美聯盟的報告對於更好地理解亞裔隱藏在『模範少數族裔』神話下的不同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張楷表示。
與想象中相反,目前佔總人口9%的亞裔或太平洋島民貧困率和收入不平等率是最高的。但自2000年以來,獲得的社會服務資金卻不到1.5%。她感謝了亞美聯盟的報告,並指報告在按比例對社區的多種需求提供資金上有借鑒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