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美打拼逾十年的48歲的閩籍男子金約翰(John Jin,音譯)2015年3月遭遇飛來橫禍。當時開車前往布碌崙朋友處的他在一個十字路口等待綠燈時,遭到後方一輛駛來的大貨車的撞擊,此後一直覺得肩頸等部位身體不適,於2017年接受頸椎融合術。在黎保利律師事務所(Caesar & Napoli)的黎保利律師的幫助下,金約翰與貨車司機及公司MJM Service Distributors, Inc.達成庭外和解,金約翰最終獲得215萬的賠償。
金約翰回憶說,2015年3月24日,他駕駛豐田凱美瑞轎車前往布碌崙朋友處取東西。當他行至D大道夾東49街附近路口時,看到交通燈為紅燈的他遂將車停下等待。此時,後方一輛大貨車向他衝來,並無剎車的跡象。當金約翰回過神來時,自己的車已被撞出六七米遠。驚慌不已的他立刻撥打朋友的電話求助,駕駛貨車的非裔司機留在現場等候相關處理。
金約翰的朋友抵達現場後,立刻報警並將金約翰送往瑪摩利醫院。金約翰當時已感到自己下背部、頸部、左膝以及頭部有疼痛,但醫生並未對金約翰做深度檢查,僅開處了止疼藥,讓金約翰回家自行休養。金約翰在出院後依舊感到肩頸有持續疼痛。
他在接受疼痛管理專家的治療後,被轉介至整形外科醫生處接受了左肩手術。但金約翰在術後疼痛仍未得到很好的緩解,經過多次檢查後,醫生認為金約翰的頸椎情況下在車禍後持續惡化,如不進行妥善治療將有癱瘓的風險,金約翰最終於2017年9月接受了二級頸椎融合術。因為這次車禍,原本從事外賣職業的金約翰不得不停工8個月,現改做兼職的Uber司機。
在車禍發生後不久,金約翰聯繫黎保利律師樓求助。但這一官司迎來了被告方的極大阻力。黎保利表示,被告方以警察報告沒有記錄金約翰受傷、金約翰車禍後未呼叫救護車、未被送入急診室、2年半後才接受手術等理由試圖證明金約翰並沒有因為車禍受到傷害。
但黎保利據理力爭,通過聘請的專業醫師證明金約翰的傷情與車禍有關,且在後來幾年中有所惡化,術後還可能需要費用來支付未來的醫療需求。最終,雙方達成庭外和解,金約翰獲得215萬元的賠償。
黎保利表示,要打贏像金約翰這樣的案例並不容易,特別是有的華人在遇到意外後如果覺得可以忍受不適,往往會自行回家治療,這並不利於未來的訴訟:「有的傷害不是立刻就會顯現出來,而如果等你回家覺得不適,再想要蒐集證據往往就遲了。」
他提醒稱,無論遇到何種程度的意外傷害,都應第一時間報警,留好警察報告。同時,自己也要記錄並保留現場的相關信息、就醫記錄等文件,以便在未來追索賠償時提供有力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