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議會消費者和工人保護委員會13日召開公聽會,就紐約市的街頭小販執照法和一些小販相關的新法案徵求各方意見。這組新法案大部分旨在讓小販的日子好過一些,其中包括允許小販將攤位擺在離路邊兩英尺處而不是像現在必須緊貼路邊,以及要求取消對違規小販的刑事犯罪處罰,對違規小販只處以民事罰款等內容。包括華人在內的與會發言的小販對這些法案表示支持,他們在公聽會上大吐苦水,很多人說執照限額才是他們面臨的最大障礙。
昨日市議會討論的新法案中最受小販歡迎的包括一條由市議員卡麗珊(Shekar Krishan)提出的取消違規小販的刑事犯罪處罰,只處以民事罰款,並將罰款最高額限定在1000元。目前違規小販可能被判定行為不檢並面臨監禁的刑事處罰。另外一條由市議員羅薩(Carmen de la Rosa)提出的法案允許小販將攤位擺在路邊兩英尺的位置,現在的規定要求小販必須將攤位緊貼路邊,使小販本人有時不得不站在馬路上,面臨交通危險。
「根本就申請不到執照」
很多華裔小販在公聽會上大吐苦水,法拉盛小販Emily Lam說自己已經擺攤四年,腰椎變形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只能通過擺攤謀生。她不想每天提心吊膽的怕警察驅逐和開罰單,面對商家們的恐嚇,路人的嘲笑,像個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這種生活我一天都不想過了。」她說。她說現在自己已經搬到偏僻的街道擺攤,收入銳減,但警察還是來驅趕,「他問我要執照,我根本就申請不到執照,真是諷刺。」
法拉盛小販嚴峻輝說自己擺攤四年了,疫情期間警察不干涉,疫情之後警察開始沒收物品、開罰單。他曾和法拉盛攤販一起抗議遊行並與市議員接觸,市議員黃敏儀和警方答應劃出兩處地方允許攤販擺攤,但到現在仍然沒有落實。他說現在每張罰單額度為1250元,擺攤的人無法承受。他也建議議會或市府建立一個小販辦公室,為街頭小販解決實際問題。
法拉盛小販余靜方說,自己因為擺攤經常被警察驅趕、沒收貨物,每天生活在恐懼之中,看到警察第一反應就是跑,「東躲西藏感覺自己還不如小偷。」他說自己體小力薄,無法勝任重體力勞動,需要擺攤支付房租,家中還有上學的孩子,如果不能擺攤,可能失去收入甚至流離失所。「我想通過街頭販賣獲得生存的自由和尊嚴。」
怨氣最大的是執照限額問題
但小販們怨氣最大的還是執照限額問題,一名來自埃及的移民說自己2021年就開始在街頭做小販為生,現在排在執照等待名單上第2297位。另一名小販說她已經在申請執照的等待名單上等了14年,至今仍然沒有拿到執照。
2021年市議會通過了時任市議員陳倩雯提出的增加街頭小販執照的法案,要求從2022年7月開始的十年裡每年發放445個食品攤販執照,這是紐約自1983年之後首次通過的增加執照的法案,這條法案獲得簽署後成為紐約市地方法律第18號。
但到今年9月,市府只放了14個新執照。其中今年3月至5月期間,只有四名小販獲得了新的許可證,而有超過1萬名小販仍在申請執照的等候名單上。
市議員桑查茲(Pierina Sanchez)上周也向市議會提出一條新法案,計劃在未來幾年大幅提高街頭小販執照上限,五年以後徹底取消執照限額。但該法案並未在昨日獲得公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