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級初選已結束,參選皇后區第20選區的共和黨白育青,22日在法拉盛宣布贏得初選,表示票數已經過官方核實,將代表共和黨參加將於11月舉辦的普選,並全身心投入準備工作。
根據市選舉委員會(Board of Elections)18日公布的最終點票結果,白育青獲得占總投票數56%,以819票成功勝選,將在普選中代表共和黨,與現任民主黨市議員黃敏儀,共同角逐第20選區市議員一職。然而,日前該選區有選民指,投票資格在未經授權下被登記為不在籍選票(Absentee Ballot),且投向白育青。
白育青在22日的記者會上,宣布獲得初選勝利,並表示將不予理會此投票爭議,以集中精力準備普選。白育青說,缺席投票歷來都是各層級選舉中所存在問題,但並無法阻止媒體和競選對手缺乏根據的指控、說法或是法律手段,且官方票數核實未發現爭議,因此將「向前看」,並不再對此做出回應。
對於贏得初選,白育青感謝選民及支持者,將繼續以「團結、和平、非暴力」為宗旨進行普選準備工作,並堅持以幫助區內治安、教育和小商業為主的競選大綱,爭取為共和黨贏得席位。兩年前,市議會共有兩共和黨席位,現今有六席;黨內預測,今年普選後,共和黨席位將繼續增至12席。
白育青強調,普選將可跨黨派投票,希望認可自己的民主黨選民勿被流言誤導,積極支持「最接地氣」人選,改變法拉盛日益惡化的治安和營商環境。他亦表示,由於紐約為民主黨多數地區,導致部分民眾錯誤認識共和黨理念及政綱,但後者並非反對一切移民,自己也十分支持第一代移民或非法移民。
1980年代初跟隨父母從台灣移民美國的白育青說,對普選抱有信心,因已是二次參選,將比當初更加清楚努力的方向和需要完成的事務,和少幾分緊張及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