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區法拉盛的公車專用道計畫於去年6月永久化,每日早6時至晚7時的緬街及凱辛納大道(Kissena Blvd.)特定路段,不允許私家車通行;但根據前市都市規畫局的華裔規畫師鄭向元,位於緬街上的交通標牌,應該是每周七天執法的時間,卻寫著「周一至周五」,質疑恐誤導不熟悉規則的民眾,冤枉吃上罰單。
鄭向元表示,該路標位於緬街(Main St.)交37大道路口處,上方印有「公車專用道」提示,為「除貨車和公共汽車外,所有車輛必須右轉」,適用時段為「周一至周五早6時至晚7時」。
在向市議員黃敏儀辦公室確認後,發現執法日期應為「一周七天」,這樣的路牌恐怕對駕駛產生誤導,尤其是對於那些周末才來到法拉盛的民眾,恐怕因為當局的「錯誤指示」而不小心違規,還得受罰。
對此黃敏儀辦公室表示,路標確有錯誤,應為一周七日,但此前未有留意錯誤存在,亦沒有居民作出反映,在鄭向元指出後才發現路牌存在問題;另外鄭向元也希望黃敏儀辦公室能夠協助向相關當局要求提供執法數據,分析到底有多少民眾因為不熟悉當地交通法規而吃上罰單。
法拉盛居民何興東反映,緬街和37大道路口長年堵車嚴重,高峰需要「等待許多紅燈才能成功右轉」,且曾目睹有人無法理解標識而選擇直行,且導航也會根據路標規定指路,希望盡快修正。
黃敏儀辦公室幕僚長柯立人(Alexander Hart)則說,團隊將要求市交通局(DOT)對此標牌作出澄清,並鼓勵市民指出類似疏©。
鄭向元認為,錯誤的路牌再次證明法拉盛落實公車專用道後產生的問題,除了影響當地交通,也讓居民、商家和用路人帶來其他誤導,若要徹底解決,建設公交總站或為方法之一。他說,總站能有效緩解壅堵問題和紓解人流壓力,並減少大量路上行駛公車。
據了解,法拉盛為紐約市最繁忙的交通中心之一,約有20條MTA公車行經法拉盛,或在此設始發點及終點,此外也有通往長島納蘇郡的快車(Nassau Inter-County Express),停運的公車也同樣在法拉盛市中心的幾個固定地點駐留,供駕駛休息以及換班。然而,閒置的公車長期堵塞街道,造成交通壅堵,阻礙商家裝貨卸貨。
今年5月,黃敏儀在市議會提案,擬創建專門的公車總站任務小組,研究建造新站的預期成本以及地址,成本包括土地購買、承包商、工人、檢查員及其他工作人員的雇用費、施工材料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