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薇雯(Vivian Young)70年代隨父母從菲律賓來到美國後,從勤勞節儉的父母身上學到了如何攢錢,但她的父母和很多亞裔父母一樣,對於投資則沒什麼概念。這也促使楊薇雯立志進入金融行業,成為理財投資專家。如今擔任摩根大通集團全球亞裔事務主管的楊薇雯在受訪時呼籲亞裔擅用投資渠道,做好退休後的財務安排。她也告誡亞裔在投資理財方面不要輕信親友或網路上信息,應當找可以信賴的專家或機構諮詢。
70年代楊薇雯一家通過親屬移民來到美國,先是在布碌崙落腳,之後搬到長島。她的父親是一名會計,母親在保險公司工作。父母和很多亞裔家庭一樣辛苦工作,把攢下的錢存入銀行,楊薇雯從父母身上學會了很多節儉攢錢的技巧。但儘管從事與財務相關的工作,她的父母卻不精於投資。這使得楊薇雯從小就對投資感到好奇,立志進入這個專業,了解投資的奧秘。她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一年多前,摩根大通首次設立全球亞裔事務部,為亞裔創造機會建設他們的財務未來,楊薇雯以其對亞裔文化的了解和對投資知識的精通被任命為主管。
楊薇雯說,時至今日,亞裔在投資方面仍然有很多基於其文化基礎上的特色,同時也存在一些誤區。今年五月摩根大通發布的一項對18至65歲目前擁有退休賬戶的亞裔的調查,65%的受訪者家庭收入超過8萬美元。調查發現略多於一半的亞裔對實現其退休儲蓄目標充滿信心,但仍然有許多人不確定他們能否實現目標,特別一些分支族群,比如菲律賓裔和韓裔充滿信心的比例分別只有49%和35%。
調查也發現受訪者平均將收入的11%用於退休儲蓄,但幾乎一半的人認為這個額度不足以達到退休目標。僱主匹配退休賬戶儲蓄的亞裔中只有三分之一的人存儲了每年允許的最高金額。同時71%的亞裔更喜歡自己做出投資決定,遠高於全民平均56%的比例。超過30%的亞裔從網路文章獲取信息,29%的人依賴社交媒體或家庭。家庭對亞裔的退休計劃產生了重大影響,受訪者中近一半表示,他們的伴侶參與了退休決定,19%的人表示父母是影響因素。此外,報告也發現亞裔比其他人更喜歡為孩子的教育和贍養老人制定儲蓄目標。
楊薇雯說,相對於儲蓄,投資可以抵禦通貨膨脹對財富的衝擊,任何時候開始投資都不算晚。但投資理財最好找可信賴的專業人士諮詢,而不是依靠網路或親友提供的信息,以降低落入詐騙陷阱的風險。在華人社區,摩根大通也常與華策會、亞平會等社區組織合作,提供金融防詐騙的中文講座,華人可以關注這些活動,從中獲得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