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日假期,許多民眾也紛紛走上街頭,在紐約華社用餐或是採買食材過節,皇后區法拉盛4日街頭及餐廳均人流火爆,華人民眾也表示,物價比起去年跌了不少,更能實現「燒烤自由」。
4日在早晨陣雨後,天氣回歸明媚晴朗,正午氣溫達到80多度,空氣質量指數(AQI)也較之好轉,處於「中等」水平(moderate),意味空氣質量相對良好,僅對敏感群體仍具輕微影響,在法拉盛街頭,人流如織,餐廳也火爆,甚至還有食客等上逾一小時,才拿到位子。
根據法拉盛商業改進區(Flushing BID)執行主任余鈿崧,國慶日假期與其他小長假相似,為法拉盛當地帶來更多人氣,不少華人攜家帶眷,孩童也為茶飲店帶來額外人流,民眾的消費主力仍集中在餐飲店,而若周邊花旗球場舉辦煙火大會,還會在夏季為法拉盛帶來更多的外族裔的人潮。
在當地君豪大酒店,民眾從營業起就開始排隊,執行總監張曉櫻當日也親自上陣,她說,今天生意格外好,下午1時30分,仍有民眾排隊用餐,「最近的客流量已恢復到疫情前」;此外,餐廳也在近來推出芒果蝦、火龍果牛仔粒等夏季時令菜,吸引更多顧客。
新木蘭大酒店的經理劉Victor也說,當日人流比平常多了三成,70多桌位子全部坐滿,不少打工業者從外州回來,闔家團聚出來飲茶,等著晚上看煙火,點心、炒菜、海鮮,都備受歡迎。
當日在各大華人超市,也有不少民眾挑選烤肉或是消暑的水果,而根據業者介紹,肉類銷量每年都會在國慶假期間提高幾成,外族裔以紅肉和蕃薯為主,華人則花樣繁多,除紅肉外,雞中翅、金針菇、玉米、茄子等也是「架上客」。
在超市買了烤肉、烤串、泡麵等的陳先生表示,去年通膨壓力巨大,就算是過節他也不捨得買肉,今年物價降低,老百姓能買的東西也多,華人超市特大白雞蛋由去年一打八元降到了1.39元,生蠔也有1.5元一隻的最低價,五包泡麵也只要4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