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網購的紐約人有好消息了,即使一時脫不開身沒有門衛或好鄰居來幫忙簽收包裹,也很快即將有一個新選擇:供公眾使用的人行道儲物櫃。市政府官員於30日宣布,電子儲物櫃將全天24小時免費使用。從今年夏天開始,智能儲物櫃將被放置在全市15個地點,但目前尚未最終確定位置。
據《紐約郵報》報道,當快遞人員把包裹運送到指定的儲物櫃地點後,顧客就可以收到PIN或QR碼,並自行前往取貨。儲物櫃將受到閉路電視的監控,以防止盜竊發生。
總部設於紐約市的公司GoLocker將根據交通局監督的為期一年試點計劃,在指定地點安裝和運營人行道儲物櫃。
交通官員表示,正式名為「LockerNYC」的包裹儲物櫃將遠離路邊,靠近建築物,並放置在較寬闊的人行道上,以避免阻塞人行交通。此外,擁有較舊建築物的密集社區將獲得優先考慮。採用白色、灰色或黑色的模塊化鋼製儲物櫃高約7呎,寬8至10呎,平均有53個隔間,頂部簷篷可以保護儲物櫃免受日曬雨淋。
GoLocker將支付約50萬元在人行道上安裝15個儲物櫃站點,並在零售店內再放置15個儲物櫃站點。該公司目前已經在全市各地運營室內包裹儲物櫃,包括自助洗衣店及百吉餅店等,計劃將向快遞公司收取使用儲物櫃的費用。
儲物櫃計劃是紐約市為解決街道愈來愈多送貨卡車,造成堵塞問題而採取的最新舉措,特別是在新冠疫情後引發的網購熱潮讓這一問題愈加不可忽視。交通和貨運專家表示,卡車交通的增加導致交通堵塞和空氣污染加劇,增加了企業成本,並使街道對行人和騎車客來說並不安全。
市交通官員已顯著擴大了裝載區,並正在創建社區微型中心,包裹可以從卡車上卸到貨運單車和手推車上。新的人行道儲物櫃將創建一個集中的包裹遞送站點網絡,使卡車能夠減少停靠次數,毋須再挨家挨戶送貨。
交通局長羅特格斯(Ydanis Rodriguez)發聲明表示,LockerNYC計劃將有助於減少送貨卡車每天的出行次數,同時也為紐約人提供一個安全的接收包裹的場所。
雖然包裹儲物櫃並非新鮮事,但通常是由亞馬遜等私人公司及運輸公司用來為自己的客戶提供服務。不過全球大城市愈來愈多使用共享公共包裹儲物櫃,包括現時在倫敦、巴黎和東京等城市興起。
隨著公共包裹儲物櫃的出現,其中一項挑戰是在擁擠的人行道上尋找空間。目前在紐約市的行人道上已經「路障重重」,包括新的路邊堆肥箱、5G天線塔和電動汽車充電器。但紐約大學魯丁交通中心臨時執行主任考夫曼(Sarah Kaufman)表示,包裹儲物櫃不僅可以加快運輸公司及其客戶的送貨流程,還可以騰出停車位,減少送貨卡車的雙重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