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會上,護理員李美嫻出示州勞工廳調查員在今年10月19日給她的回覆,勞工廳對她投訴在8年內她經常每天連續工作睡眠不足5小時,且沒有拿到應有的薪酬的情況,決定派出調解官進行調解,與雇主達成最終和解,勞工廳根據她所提出的信息,計算出欠薪加滯納金共29.7萬美元。
法拉盛工人中心自今年8月以來,多次組織護理員到市議員黃敏儀辦公室外舉牌集會或遞信,要求黃敏儀聯署由市議員馬泰(Christopher Marte)提出的廢除護理員24小時工作制的提案Intro 175。黃敏儀辦公室每次均有發聲明,表明黃敏儀市議員支持提案提出的目標,但認為由於家庭護理員的薪酬來自醫療補助(Medicaid),需要州預算增加撥款,才能保證在廢除後長者和殘障人士的服務不會被中斷。上週五(28日),黃敏儀和1199SEIU工會共同舉行記者會,呼籲紐約州增加對家庭護理員薪酬的Medicaid預算。
但只過了一個週末,法拉盛工人中心再組織示威,地點選在法拉盛最中心的法拉盛圖書館前,標語更多且帶有「攻擊性」。記者見到有路人看到後表示反感。
黃敏儀辦公室發聲明指出,「極端的種族主義言論是危險的,並且無助於解決工人和病患面對的真正問題。」同時重申黃敏儀在廢除24小時工作制上的立場。
根據紐約市議會議長歐德思(Adrienne Adams)辦公室提供的信息,第175號法案目前仍在市議會的立法程序,該法案可能會修訂——市議會公民服務與勞工委員會(Committee on Civil Service and Labor)於9月6日召開聽證會,收集各界對馬泰市議員所提的175號法案的意見。
市議長辦公室說,這項提案由市議會「公民服務與勞工委員會」主導審查,黃敏儀市議員並非該委員會成員,她沒有聯署提案不等於她反對該提案,就市議會的運作而言,聯署(sponsor)與否並非支持某項提案的指標,議員常常投票贊成自己沒有參與聯署的法案。

數十名家庭護工於31日在法拉盛圖書館前抗議,再次要求市議員黃敏儀簽署支持175號法案,以廢除24小時工作制。抗議者表示,他們在社區收集1000多個請願簽名,並遞交給黃敏儀辦公室,但沒有進展。市議長歐德思(Adrienne Adams)辦公室在當天強調,黃敏儀在這項法案中沒有超越其他市議員的影響力,她也沒有被視為反對該法案。
此次抗議集會由法拉盛工人中心和華人職工會召集。護工李美嫻表示,她做了8年24小時家庭護理工作,每週連續三四天照顧一位臥床病人,每兩小時就要幫她翻身,不然會生褥瘡,她因此難以入睡。她的公司Best Care有工會,但沒有參加工會仲裁,結果勞工局查到該公司違法拖欠她的工資並有相應的罰款,累積29.7萬元。
市議長歐德思辦公室指出,175號法案仍處於市議會立法程序,由公民服務與勞工委員會(Committee on Civil Service and Labor)主導審查,黃敏儀並非是該委員會的成員。該委員會在9月6日召開聽證會,收集各界對該法案的意見。
黃敏儀的幕僚長柯立人對此次集會回應,她堅定支持廢除24小時工作制。在28日,她與護工及殘障人士權利倡導者要求紐約州立即廢除這項不人道的工作制。目前,175號法案沒有充足的資金支持,若按照現在的形式通過,將對被照顧者和護工產生不利影響。他呼籲州級民選官員必須撥款支持12小時工作制,以確保耆老和殘障人士不會因失去護工而被迫住進療養院。黃敏儀會定期與工會、殘障人士等溝通,推動支持護工和受照顧者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