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害者李妍兒畢業於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是雲端音樂創作平台Splice的高級創意製作人。她剛從新澤西搬來華埠約一年時間,大家都為她的遇難感到惋惜,並對再次發生在亞裔身上的犯罪表示憤怒。與此同時,在場居住在華埠的人士也深感不安全,他們説,我們在街道上,現在甚至是在自己家中都感到不安全。有人也説想搬離紐約。
據《紐約郵報》14日報 導,助理地區檢察官DafnaYoran表示,在李妍兒身上發現40多處刀傷,而且嫌犯奈許(Assamad Nash)其犯案潛在動機存有性侵的可能性,因為當警方進入公寓後,發現李妍兒腰部以上身體赤裸,身上有40多處刀傷。
此外,Dafna Yoran表示,當警察試圖進入屋內時,遊民還模仿女人的聲音,告訴屋外的警察不需要他們,「我們這裡不需要警察,走開」。
紐約市需解決遊民問題和精神病患危機
「東百老匯關注組」(Citizens Concerned of E. Broadway)成員王鏑(Jacky Wang)在集會上表示,「我們很害怕,也很生氣。我們一直在呼籲紐約市採取行動,但是市府似乎一直在忽視我們的要求。不解決遊民問題和精神病患危機,紐約市就談不上安全。」
王鏑指出,根據紐約市警局(NYPD)數據,50%以上對亞裔犯罪的人都有精神問題。政府需要有切實的方法,解決遊民問題和精神病患危機。
中華公所主席于金山說,「取消保釋金,不用入獄,他們(犯罪分子)就會殺人。犯罪分子不會受到懲罰,我們紐約人卻要付出代價。我們被攻擊、被殺害、被推下地鐵,我們需要被更好地對待。不要讓更多遊民來到我們的社區,這裡已經有5個遊民所了。不要再建更多的遊民所。紐約市,請做些什麽吧!」
松柏之家社區服務中心執行總監李宗保(Don Lee)也表示,「紐約市需要加強安保,增加巡邏,為遊民和精神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服務。紐約市、紐約州、聯邦政府和司法部都需要對這些負責。」
在華埠居住了15年的韓裔居民格蕾絲(Grace Lee)覺得現在走在街上都很害怕。有遊民曾經在白天向她和她的女兒扔水瓶,並對她們說帶有種族誹謗的言語。格蕾絲説,「作爲亞裔女性,我現在覺得特別容易受傷害。我們的民選官員需要承擔責任,採取行動,真正為社區做些什麽。」
曼哈頓區長李文(Mark Levine)也出席了14日的集會,他明確指出,紐約市的精神健康服務系統是失敗的。他説,「我將與各級政府包括市長亞當斯和市議會合作,修復這個破碎的心理健康系統,這樣就不會再讓人們處於危機中或因此而喪生了。 」

克里士提街111號(111 Chrystie St.)公寓大樓是李妍兒的住所,也是案發地點。14日,前來悼念李妍兒的民眾在公寓大樓前的樹下放置了兩束鮮花,他們舉著「救救唐人街,我們面臨真實的風險」「亞當斯市長請救救唐人街」「亞裔仇恨犯罪狂飆361%」「仇亞犯罪需適可而止了」等標語牌。
13日凌晨四點多,李妍兒下計程車回家途中被25歲的非裔遊民奈許(Assamad Nash)尾隨。嫌犯奈許與她保持一定的距離,在她開門進入公寓後強行推門闖入。鄰居在聽到李妍兒的尖叫聲後報警,由於凶嫌設下障礙物,警方在緊急服務小組的幫助下於6點30分才得以破門進入,發現李妍兒身中數刀,滿身是血地倒在浴室中。
嫌犯奈許躲在受害人的床底下,當場被捕,並於14日被押出市警5分局送往曼哈頓拘留中心。當被記者問到爲何要殺害李妍兒時,奈許回答説「我沒有殺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據14日上午紐約市警局發布消息,嫌犯奈許已被控謀殺和入室盜竊兩項罪名。案件還在調查中,尚未被定為仇恨犯罪。
35歲韓裔李雲娜(Christina Yuna Lee)周日在自己住所被遊民謀殺再度燃燒社區的怒火,14日數十人冒著酷寒氣温下,在李尤娜遇害柏文的格蘭街羅斯福公園大聲疾呼「我們受夠了」(enough is enough),「還我們一個安全社區,我們不要活在恐懼中。」並促請政府正視亞裔被連串攻擊的事實。
昨日氣温近乎零度,仍無阻數十社區人士在李尤娜住所對開的羅斯福公園為她怒吼,關注東百老滙委員會王鏑說,華人正處水深火熱之中,根據警方資料,被攻擊的亞裔超過50%都是患有精神病的遊民,我們並非在譴責他們,他們須要治療及同情,我們譴責是白思豪行政的遊民政策,他不單沒有解決遊民問題,而且也沒有正視精神病患者的對策。疫情已經令很多人不敢外出,現在李尤娜竟然被遊民在自己家中刺死,實在令整個社區活在恐懼之中。
王鏑表示,華埠已有5間遊民所,政府還繼續加增3間,所有遊民所距離一足一公里,這不單違反了公平承擔的原則,更令華埠社區忍受著各種危險,希望新市長亞當斯能從新檢視遊民政府,令我們能在社區安全生活而不是面對死亡。
中華公所于金山表示,華埠社區對李尤娜這樣死亡感到十分痛心,「今天是情人節,我們說愛李尤娜又有甚麼用呢? 她的錯誤就是好好在新州生活,卻選擇了華埠成為她的家,紐約市政府辜負了只35歲的李尤娜。
農曆新年還未過去,華人卻在慶祝新年悼念一位死得如此無辜的年青人。
格蘭街民主黨主席Lee Berman 表示,犯案累累的慣犯,卻要無辜市民去承受風險,這個市府虧欠了我們(The City failed us ),究竟那一億二千萬來處理精神病的計劃用在那裡。
律師鄭明佑表示,華埠市民活在恐懼之中,除了面對疫情下增加仇恨亞裔罪案外,還要在遊民所及戒毒中心包圍下生活,馬耀泮、高慧民到現在的李雲娜,「無可否認,我們都活在恐慌之中,這個政府為我們做了甚麼?
李宗保表示,不斷興建遊民所並沒有真正解決遊民問題,政府需要一個長遠實在而可行的計劃,很多人對紐約失望選擇遷離,他是同屆紐約大學餘下最後留在紐約的人,「要多少人這樣死才受到關注,現在連回家都感到可怕,這是何等悲哀的事?
陳建閃醫生表示,興建可負擔房屋給遊民,以對症下藥方法醫治精神病患者,並且著實解決吸毒問題,疫情下無數人成為癮君子,毒癮嚴重,政府沒有完整方案去正視。
前華埠市議員傅莉達表示,她就住在格蘭街,遊民令紐約市陷於危機之中,興建社區監獄及遊民所並非解決遊民的最佳方法,如今亞裔成為遊民首當其衝的受害者,請不要用疫情作為藉口,街道安全及地鐵安全才是走向恢復正常的方向。
陳開明、周Mandy 及李翠姍三人講述自身被遊民攻擊的故事,陳開明86歲父親被遊民打致昏迷入院,眼球幾乎掉出,李翠珊去年二月被人在地鐵樓梯推撞倒下,而周Mandy於2022 年 1 月 20 日晚上,在Herald Square 34 街地鐵站內遭到襲擊,被遊民差點推下路軌,幸而被途人呼喝才阻止了悲劇發生。
曼哈頓區長李文說:「我們不單為李尤娜哀傷,我們無法不憤怒。」亞裔仇恨犯罪及精神遊民一再傷害亞裔,市府絕不能漠視不理,民選官員實在責無旁貸。

李宗保說,同屆同學只有他一人留在紐約生活,令人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