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社區民眾及民選官員施壓下,遊民局及第三社區委員會昨(11日)終為東百老滙91號遊民收容所在華埠131初中禮堂展開社區會議,由於疫情關係校方只容許200 人進場,但卻有500多人出席,約300人在門外不得進入會場引起極大騷亂,場裡場外亂成一遍。公聽會上,對於華埠居民連串質問收容所關鍵問題,遊民局副局長語塞並無法提供答案,關注東百老滙委員會及官員都會部署下一波跟進。
關注東百老滙委員會對於收容所很多疑問,促請相關單向社區交待,昨日下午在孫逸仙初中禮堂舉行社區會議,該校禮堂可容600人,鑑於疫情校警只容許200人參加,門外約有300人不得進入,大聲叫囂甚至推撞,結果校警報案有4部警車在門外維持秩序。而場內有很多空位無被佔用,因此場內民眾也大聲叫罵「讓他們進來。」叫聲阻止了會議進行,終於丘海倫牧師向曼哈頓區長李文公開說:「我們認識良久,也投票支持你,請你出門外安撫未能入來的民眾。他們為了關注遊民所被拒門外,是不民主的做法。」結果李文隨著牧師外出,又被校警阻止,恐防民眾推撞入場。
稍後,李文在校警的保護下,拿著話筒向門外數百未能進入群眾進行安撫,並隨即由群眾表達意見,那些不得其門而入的民眾分別向李文表達對遊民所的憂慮,李文約在門外站了半小時聆聽民意。
場內則有遊民局副局長Erin Drinkwater、Care for the Homeless行政總監George Nashak,第三社區委員會主席,州議員卡凡納、牛毓琳、市議員馬泰等主持社區會議。
當George Nashak簡介「安全港」及Care for the Homeless的合作關係時,一提到東百老滙91號時,中華公所于金山發難打斷了他的講話「我們不要收容所」此話一出猶如潮水缺堤,全場民眾拿著抗議紙牌,四出走動,吶喊高呼「不要收容所! No Shelter!」情緒奮亢,叫聲震天。
原定4時半的會議,門裡門外擾攘了5時多才開始,場內華人大排長龍踴躍發言,于金山說,華人在美200年歷史,一直安守本份,自力更新,對政府多是服從守法,為什麼卻遭受欺凌,先後華埠6間遊民收容所,並陸續還有三間預備前來,「為什麼政府這樣對待我們?今年是虎年,華人將以猛虎姿態對抗不平。」
古奇律師說,「8間收容所,4間戒毒所,還有摩天監獄大樓,你要我們如何在這裡生活,你們會毀滅了這個社區,你聽到我們的怨恨嗎?」居民鄭明佑說,「我們跟大家一樣,既納稅又投票,但亞裔好像不被計算,面對亞裔不斷被遊民傷害,政府好像視而不見。」
非裔Joshua Clennon特意從哈林跑來華埠支援華人,他說,市府一邊說公平分擔收容所,資源要平均分配(fair share),但是有色人種社區的遊民收容所佔比率最高,哈林區及華埠都在沉重承擔多間遊民所。
陳開明拿著父親被遊民襲擊至昏迷入醫院的照片展示給官員看,他說,其父住在東百老滙已有40 年,兩年前其父當時86歲,在東百老滙休閒坐在,一位流浪漢不發一言,重拳向他頭毆打,眼球幾乎被打掉,幸好警員來得快才保住性命,現在其父每次出門都惶惶不可終日,「現在你們要在東百老滙建收容所,那不是大家重回我父親的惡夢嗎?」王瑪莉馬上說,「我不再讓自己父母在東百老滙活動,若父母出事,你們會保護我們嗎? 求求你們,不要把遊民收容所建在繁忙的東百老滙可以嗎?」
身為社工黃麗芳表示,由於社工深明精神病患者都不喜歡按時吃藥,前陣子的高慧民在地鐵被推致死,清楚說明,精神病遊民的可怕,他們應住在醫院,不是在街道遊蕩傷害無辜。若東百老滙收容所建成,誰能保證他們不往勿街、包厘街、堅尼路外跑,若他們襲擊華人,「安全港」能擔保華人社區的安全嗎?
最後,王鏑質問遊民局連串問題,並要求公開答案,他說,文件說明,遊民局在去年11月16日為收容所展開公聽,公聽會上有誰參加?究竟遊民局下放給「安全港」的合約上,遊民所的財務是多少錢? 遊民局又說合約已發給第三社區委員會,但為什麼社區委員會從沒有公開合約內容,遊民局又說收容所獲得社區領導及商戶的認可和支持,他要求遊民局公開那些人的名字。
遊民局副局長Erin Drinkwater對連串質問無法交出答案,唯一公開名字是前市議員陳倩雯及白思豪代表,最後王鏑說,「要不是你知道答案不願公開,要不是你在說謊蒙騙我們,整個遊民收容所的運作完全不乎合該有章程,你們必須要向社區交待。」
最後,新任市議員馬泰答應會向遊民局跟進民眾的提問,向社區公佈交待建立遊民收容所的細節。古奇律師忍不住在位上大叫「我們將在法院相見。」

混亂中,陳開明趁幾向官員展示父親被遊民打至昏迷的照片。

校警企圖阻止區長李文外出,恐防民眾撞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