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從即日起實施法案,包括餐館必須開放外賣郎借用廁所,以及小費透明化,讓向第三方外賣平台提供服務的外賣郎,可以更清楚看到每日收入及小費;對此不少華裔外賣郎表示很開心,「終於有人關心我們的權益。」
市議會去年9月通過一系列維護外賣郎權益法案,並於23日開始執行;由於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紐約市的外賣服務蓬勃發展,外賣郎更成為「必要行業員工」;但此前缺乏良好工作福利,包括長時間工作、領取最低薪水、甚至連餐廳廁所都不讓使用,卻無人協助維權。
法案通過後,餐館和其他餐飲服務機構須提供廁所給外賣郎使用;另外,包括第三方應用程式須把小費計入外賣郎帳戶,同時明確顯示客戶是否在訂單中支付小費、百分比和金額,或是撤回小費及理由等,希望透過小費透明化,為外賣郎提供額外的保護。
在法案通過後,獲得多個主流外送平台的支持,認為提供外賣郎廁所,以及工資公開透明化,是正確的做法。
從事送外賣工作已八年的華人陳先生表示,過去他主要在曼哈頓華埠餐館送外賣,大部分華埠餐館的業者都很好,會提供廁所,疫情之後他開始到第三方平台送外賣,希望可以獲得更多收入,離開了華人社區後,屢次遭遇餐館不讓他使用廁所的情況。
陳先生說,上廁所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其實如果餐館拒絕,大不了到別的餐館再上,但是被拒絕的當下,會覺得自己很沒人權,大家都是賺辛苦錢,沒必要彼此為難;當初他聽到法案通過後,相當開心,認為「終於有人關心我們的權益。」
華人林Andy則是在疫情後失去原本的工作,開始騎車為主流平台送外賣;林Andy說,在主流平台上的基本送餐費用都不高,尤其是Doordash,基本上小費就是外賣郎收入的主要來源,有時候小費很少,換算下來還拿不到最低薪資都拿不到,讓人感到很心寒。
在法案實施後,外賣郎可以看到自己收入的明細,林Andy說,至少知道自己每一分錢來自哪裡,工作起來也會更起勁、更安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