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上周正式開門迎客,每天余夢都站在櫃台內滿眼是笑的招呼每一位走進來的讀者,「這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場夢。」余夢說,把書店開在華埠,讓這裡越來越有自己的特色,讓人們除了美食還能再多一個目的地。
茂比利街44號的前身是一家殯葬用品店,從籌款到如今全市第一家亞裔女性經營的書店開業,余夢用了七個月的時間;走進書店,木質的吧台,松果調的蠟燭香,牆上掛著她給自己寵物狗畫的卡通畫和已故攝影師李揚國(Corky Lee)的一些作品;書店最後方還有一間小巧精緻的閱讀室,暗紅色的四壁、一把皮椅,像是走進了冬日溫暖的客廳,只待斟茶翻書。
外面,每一個推門而入的顧客都像是余夢的朋友,他們詢問書售的情況、舊書版本找尋、向她推薦最近讀到的好書;余夢都會一一記下,以便將來能和更多讀者分享。
「我從來都不喜歡辦公室的工作。」余夢說,從柏克萊加大畢業後她基於專業成為一名化學工程師,「為了是讓媽媽驕傲吧,她喜歡我的工作頭銜。」
就像如今的書店名「Yu and Me Books」一樣,Yu也是媽媽的姓氏,Y和M是她和媽媽共同的姓名縮寫;和所有華裔孩子一樣,余夢最大的心願就是看到父母開心。
從洛杉磯搬來紐約才滿三年,疫情的發生也改變了她對待人生的態度,在店內一個特別的書架上,擺著余夢手寫的一段話:「謹以此紀念我最好的朋友James Macdonald,他不幸在2020年去世,但他的愛、熱情以及對閱讀的渴望感染了身邊的每一個人;書架上放的,是他和朋友們的一些最愛,如果你找到了喜歡的,也請別吝惜和我們分享你的看法!」
余夢說,這位摯友是自己決心開設書店的初衷,「我們都是對書籍如醉如癡的人,經常互換讀到的好書,分享閱讀後的想法,也從不局限題材,只要朋友推薦,都會拿來埋頭讀完。」
余夢如今除了經營書店外,還保持著全職工作的狀態;早上5時工作至中午,她前往書店開門,晚上閉店後還要處理剩下的工作至深夜,而就是這樣忙碌的工作狀態下,依然能看到她臉上不減的笑顏。
今年5月,余夢在籌款網站發布了書店的籌款信息,前期預算已經花光了她所有的積蓄,「說實話,我不覺得自己能籌到什麼錢,也許是來自我媽和我男朋友的500元,僅此而已。」她笑談。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如今的籌款頁面已籌集到1萬7000元,「當我的小心願變成了許多人的期待,這才讓我明白,華埠是多麼需要這樣一個地方。」
店內的所有書籍都由余夢親自挑選,「只要你說名字,我就能知道」,她也更希望藉此展示更多元的亞裔文化和亞裔作家的作品,目前已有不少作者希望在書店進行簽售活動。
余夢說,當人們走進書店的時候,想要讓他們看到這裡擁有多元化的作者和故事,尤其是那些常被忽視的移民的故事;「關注在那些可能覺得自己是異類的人,可能覺得自己並不屬於這裡的人;當他們看到書架上的故事時,他們就在這裡有了一席之地。」
「我的夢想是創造一個社區空間,人們可以坐下來分享熱情、思考改變,現如今文學空間在人們的生活中極其匱乏,而Yu and Me Books就是一個允許人做夢的地方。」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