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澤在競選初期,一直被視為熱門人選。 Andrew Seng/紐約時報

過去幾個月來,楊安澤一直被視為市長的熱門人選。在紐約市仍處於防疫封鎖狀態時,他仍保持著積極態度,多次舉辦面對面活動來吸引注意力,更利用2020年總統候選人的身分來打造明星的魅力。
《紐約時報》分析指出,楊安澤曾在民調中高居榜首,但隨著投票日期臨近,他忽然一點一點地失去了優勢,先被亞當斯超前,其後被其他競選人追上,目前跌至第4位。
要分析熱潮消退的原因,大部分是由於紐約市開始走出疫情陰影,令一直打著「重開牌」的楊安澤失去主要武器。取而代之的是,紐約人的擔憂從經濟重開變成犯罪浪潮,令作為前警長和現任布碌崙區長的亞當斯搭起了舞台。
雖然楊安澤其後試圖改變訊息和語氣,但轉變為時已晚,一些核心追隨者也似乎開始疏遠。
根據其競選工作人員及支持者的綜合說法,他們認為楊安澤只靠名人光環不能持續氣勢,而且接觸非裔及西裔選民也不夠。此外,整個競選活動過於受媒體驅動,未能善用推特來製造話題,更未能掌握紐約市的複雜性,即使得到社區支持,也未能轉化為選票。
從地區來看,楊安澤在皇后區艾姆赫斯特和法拉盛等亞裔社區,以及布碌崙坡老公園等猶太社區表現良好,但在其「主場」曼哈頓,反而被對手加西亞搶盡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