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婉雯教授表示,法拉盛市中心急需更多的可負擔住房。 

特殊法拉盛濱水土地項目(SFWD)近日在城市規劃委員會投票通過,市議會舉辦相關公聽會長達8小時,民眾對該項目的態度十分兩級。市立大學皇后學院城市研究系主任、華裔教授譚婉雯(Tarry Hum)在網絡媒體《高譚公報》(Gotham Gazette)發表文章指出,法拉盛市中心已經缺乏可負擔住房,該項目恐怕會讓這一現象雪上加霜。

譚婉雯表示,開發商稱由於該項目的選址長期是一塊空地,並沒有佔用現有的住房空間,不會導致法拉盛居民流離失所。她說,這些開發商未能意識到該項目對房地產市場的衝擊,將威脅法拉盛市中心的可負擔住房。

房地產網站顯示,三福大道(Sanford Ave)上的一棟普通兩家庭住宅被標記為「黃金投資機會」,它在去年5月以340萬元的價格出售,而城市規劃局在疫情前對法拉盛市中心進行一項研究,其結果表明當地家庭年收入中位數僅為3萬4428元。

譚婉雯指出,一旦市府和民選官員批准法拉盛進行大規模的房地產開發,將進一步威脅當地日益減少的可負擔住房數量,讓成千上萬的工人階級居民面臨無家可歸的風險。

法拉盛最大的食物儲藏室La Jornada提供緊急食物援助,其工作人員羅德里格斯(Pedro Rodriguez)說,疫情引發經濟和住房危機,越來越多的遊民在法拉盛市中心王子街(Prince St)上聚集。他還在臉書發佈一段視頻,顯示一名亞裔老年遊民在路邊搭建的紙板屋中離世,屋前整齊地擺放一雙鞋子。

「這段令人心碎的視頻體現法拉盛嚴重缺乏可負擔住房。」譚婉雯說。2018年,「法拉盛一號」(One Flushing)231套可負擔住房開放申請,住房保護和發展部門(DHPD)收到超過8萬4000份申請,反映出當地對可負擔住房的極度需求。

市政藝術協會(Municipal Art Society)的報告「關於法拉盛的很多事」(Much Ado About Flushing)建議,特殊法拉盛濱水土地項目應該包含大量可負擔住房。

譚婉雯指出,疫情期,La Jornada前經常大排長龍,為了在感恩節向7000戶低收入家庭提供火雞,該食物儲藏室在網上發起籌款,截至11日已經籌得3萬6188元。儘管他們需要這筆捐款,但這些錢不足以應對系統性不平等、飢餓和無家可歸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