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月底開始關閉一個月的皇后區法拉盛商業區華商經營的超級市場,29日重開,超市保護員工安全,加強防疫措施與醫護人員的裝備幾乎無異樣,收銀員與超市員工穿上白色防護衣,前後有藍色十字反光條,口罩再加上透明面罩,收銀櫃檯安裝塑膠隔離板,沒有與消費者直接接觸減低可能受感染風險。同時,多家超市同時把防疫期間在超市大門與櫃窗的圍板拆去重新營業,因此,法拉盛中心區沒有出現排隊進入市購物現象。
不過,在法拉盛商業中心區一哩外凱辛納大道的金城發超市,附近只有一家超市,社區人口稠密,因此,重開第一天,近百不同族裔消費者大排長龍。
29日開門營業的法拉盛中心區市包括新世界商城超市、緬街上的兩家昌發超市、凱辛納大道(KISSENA BLVD)的中美超市等,只有大中華超市與農夫市場還未重開,長江超市一直以半開門限制人流。據知,另一家位於緬街夾長島公路旁的新中美超市,已把所有圍板拆去, 將在30日重開。至此,加在上月底紐約州市實施「居家避疫」封城令其間,沒有關門,但依照法令限制人流進 入的幾家華人超市,回復封城令前營業狀態華人超市達到95%。
皇后區華人超市 95%重新開業
重新開業的超市業者特別強調環境安全與清潔,在防疫暫停營業期間,進行了內部大消毒,調整營業時間,以及員工穿上防護服,面罩等高度安全防護措施。而法拉盛中心區重新開業的超市,只開放部分進出口,工作人員在門口監控人數和提醒所有進入 超市的消費者,必須戴口 罩,並免費給塑膠手套,清潔液消毒等。業者指出,相信超市貨源供應鏈將隨著疫情和緩,逐步回復正常。
由於美國最大的肉商有員工受新冠肺炎感染而部分廠房停工消毒,影響全美各地豬肉供應出現缺貨或供應量減少緊張現象,包括好市多(Costco)等量販店均沒有豬肉售賣,華人超市在超市防疫暫停業營業前,豬肉缺貨情況到重新開門,在肉食部擠滿搶購數量有限的豬肉消費者。法拉盛超市一度無魚賣情況消失,魚鮮部門供應多品種,價錢也未見漲價。蔬菜價錢則較新冠肺炎爆發前略高,業者指與運輸成本有關係,相信不久就回復正常。

包括新世界商城等多家華人 超市停業一月之後重開。

全美豬肉供應緊張,肉食部擠滿搶購數量有限的豬肉的消費者。

法拉盛中心區多家超市同時重新開業,消費者未出現太擠迫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