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郁雯還強調以下幾點:
根據草案,「公共負擔」的新政只針對辦理綠卡(有例外情形)、非移民簽證延期或轉換簽證的人士,對綠卡身分申請入籍的人士沒有影響。
「公共負擔」的考量,與領取福利的資格無關,「公共負擔」不會影響領取福利。政府對於領取福利的資格沒有任何改變。「公共負擔」的考量,主要是針對未來,看申請人是否要依賴政府的資助來生存,成為美國的負擔。
根據草案,使用「公共負擔」所指的福利,會對使用福利者申請親屬移民有所影響。草案規定,如果子女已經成為公民兼領取政府福利,移民申請人不在新規範圍之列;不過,如果子女不是公民但又領取政府福利,當局會根據有關福利來判定移民申請人,是否依賴政府援助來生活。
新規在正式頒布後,並不是馬上實施,而是給大家一段時間去認識、調整;新政對過往情況不予追溯。
根據9月22日聯邦關於擴大「公共負擔」範圍的新規草案,「公共負擔」的範圍從原來的現金補助(SSI)、白卡(Medicaid)的長期照護,擴大至糧食券(SNAP)、白卡(Medicaid)非緊急醫療、紅藍卡(Medicare)的D部分、第八類房屋補助券(Section 8housing voucher)。若被認定構成公共負擔,申請綠卡或簽證時,將有可能受影響。
針對以上變化,馮郁雯強調大家在12月10日前提交意見的重要性。她表示,在草案出爐前,聯邦曾試圖把「兒童健保」(CHIP)、「奶票」(WIC)、「低收入家庭退稅優惠「(EITC)也列入「公共負擔」的考量中,後來反對意見太大,所以放棄了列入。也就是說,在討論階段,表達發聲很重要。
如要表達意見,可撥打新美國熱線:1-800-566-7636,或親臨亞平會位於華埠或法拉盛的辦公室,亞平會有工作人員把你的意見記錄並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