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途飛行的機組人員穿越不同時區,卻能常保精力充沛、抗拒時差。祕訣何在?幾位機長和空服員分享了他們的祕密。
常吃健康零食:洛杉磯空服員卡拉.穆爾德(Kara Mulder)說,她常因為工作壓力忘了吃飯,所以會隨身攜帶富含蛋白質的零食,例如奶昔;除了補充了體力,還省下不少買吃的錢。
多喝水:馬爾他飛行員麥德琳.施奈德-偉芬巴赫(Madeleine Schneider-Weiffenbach)說,她習慣不停地喝氣泡水、避免飲酒,幾乎每天都運動。底特律空姐姬奇. 沃德(Kiki Ward)也說,絕不要低估飛行時的水分消耗問題。她自己搭機旅行時,就算喝酒,也一定會酒水交替著喝。杜拜空姐瑞秋.威爾遜(Rachel Warren Wilson)建議自己攜帶水壼,並確保隨手可及。如果飛行時間六小時,她會喝三公升的水。
努力適應新時區:穆爾德表示,到了新時區,白天強迫自己保持清醒,可以較快適應新時間。沃德說,她一到新時區,就調整手表和手機,「從心裡摒除時差感」。她也會抗拒小睡誘惑,按照新時間表作息吃飯,也不想家裡現在是什麼時間 。
策略性攝取咖啡因:威爾遜說,碰到特別長的航班或過夜航班,以咖啡因提振精神是必要的。她下班時喜歡喝茶,這讓她不管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有回家的感覺。
攜帶維他命,抗菌保健康:柏林飛行員比登卡普(Patrick Biedenkapp)說,冬天他會攜帶維生素D,以補充陽光不足的問題。他也會服用薑黃水和螺旋藻,保持健康。此外,他也經常使用抗菌潔手液、避免打開酒店房間空調,以減少細菌傳播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