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0)》在上海发布,指数显示上海首次跻身国际航运中心排名前三强,仅次于新加坡和伦敦。

上海洋山港集装箱码头(图片来源:新华社)

世界经济“东移”趋势日益清晰

综合中新网、人民网报道,据介绍,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包含3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从港口条件、航运服务和综合环境三个维度表征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

指数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前10位分别为新加坡、伦敦、上海、香港、迪拜、鹿特丹、汉堡、雅典、纽约-新泽西、东京。

从前十强看,5个位于亚洲,4个位于欧洲,1个位于美洲。新加坡保持领先态势,连续7年夺冠;伦敦凭借高端航运服务的优势积累,重回次席;上海在航运硬件和软件建设上持续发力,首次位列三甲;香港多项指标有所下降,排名下滑至第四;雅典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作用,排名升至第八位。

近年来,世界经济重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东移”的趋势日益清晰。对比2019与2020年亚洲航运中心排名来看,有11个城市的排名有所上升,占亚洲样本总量的61.11%。东亚地区表现尤为出色,在13个样本城市中,上海、香港、东京位列前十,第二梯队宁波舟山、广州、釜山、青岛分别位于第11、13、14和15位。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效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在不断改善港口硬件设施的同时,航运“软实力”也取得重要突破,供应链节点地位与高端航运服务功能加速融合。

据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一级巡视员蔡军介绍,在交通运输部的指导支持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航运“大佬”集聚上海。上海汇聚了综合运力规模排名世界第一的中远海运集团、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中国船舶集团、全球最大的港口机械重型装备制造商振华重工,以及国际海事组织亚洲海事技术合作中心、国际海上人命救助联盟亚太中心等国际性、国家级航运功能性机构。

二是现代物流区位优势明显。上海港继续保持国际集装箱第一大港地位,港口连通度位列全球首位;航空旅客吞吐量名列全球第四,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全球第三;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四邮轮母港。

三是现代航运服务能级提升。上海的船舶险和货运险业务总量中国占比近1/4,成为航运保险国内市场中心,国际市场份额名列前茅。

四是航运市场营商环境显著优化。上海港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部署,降低港口使用成本。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50%以上。

疫情“倒逼”航运界推动港口数字化改造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港航业受到直接冲击。为了直观显示疫情对航运的影响,《报告》专门绘制了全球范围内原油、集装箱与散货运输板块的船舶热力图。从不同船型的热力图变化来看,原油船与散货船受疫情影响较小,集装箱运输受影响较大。目前,亚洲尤其是东亚的集装箱运输已逐步恢复,经济活动重现活力。

危机中暗藏转机。业内专家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将对“倒逼”航运界产生一项变革:推动港口加快数字化改造,提升诸如到港停靠优化、贸易促进等方面工作的效率。

展望未来,国际港口协会(IAPH)预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一项重大影响是推动港口加快数字化改造,提升诸如到港停靠优化、贸易促进等方面工作的效率。